夢到自己被殺了怎么辦(夢見自已被殺了是什么意思)
2023-08-23
更新時間:2023-08-23 08:05:05作者:佚名
1、你所不知的贛州過年風俗
2、你所不知的普米族過年習俗
3、傣族春節(jié),傣族的過年風俗
4、蒙古族過年風俗 給五畜過年
5、贛州人過年要準備哪些年貨
6、猜你喜歡:
在中國春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里,很多人都會放下繁忙的工作,回到家,舉家歡慶,慶祝團圓。每個地方的過年習俗都是不同的。大家都知道贛州也是有很多客家人的。那么客家人有什么過年習俗呢?本期小編帶你了解下贛州的春節(jié)習俗。
農(nóng)歷年的最后一天,稱“除夕”,客家人又叫“大年晡夜”。正月初一,即農(nóng)歷一年中的首日,俗稱為大年初一,與初二、初三稱為春節(jié)??图胰说倪^年涵蓋了春節(jié),從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四日就進入年界,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
從一進入年界至除夕,客家人家家收起農(nóng)具,忙忙碌碌四處赴圩辦年貨,戶戶動手打黃元米馃、煎油馃子、做糖米泡,打顏片、麻糕等各色糕點,迎接新年。其中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掃塵”,以示除舊迎新,使家庭面貌一新。
農(nóng)歷臘月二十四日為“小年”,晚餐較為豐盛,飯后祭灶,送“灶神”,是日謂之“偷心日”,客家人多在此日“動土”,無須請先生看風水朝向以及選時辰,一如冬至日。
“除夕”又稱“大年”,這一天,家家戶戶大門上都貼上春聯(lián),門楣和窗戶上還貼上紅紙條。這天家家宰雞殺鴨。去祖堂敬祖,表示逢年過節(jié)不忘祖宗恩德。除夕的年夜飯,吃得特別早,一般下午四五點鐘就開始,一直吃到傍晚,合家共吃團圓飯,同喝辭歲酒,孩子們慶長大,老人們賀添歲。飯后祀灶,迎灶神,然后全家動手,打掃餐廳,清洗碗筷,所有餐具都要用開水燙過,清除油葷腥味,俗稱“凈齋”。
接著,大人們拿出新衣裳,讓全家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家中所有大小房間都點上明燈,正廳或餐廳燒炭爐或火盆,要燒最大的樹兜,叫做喂年豬,寄寓來年養(yǎng)大肥豬,五谷豐登。大人包紅包給小孩壓歲,囑咐孩子聽話,好好學習,人長一歲,要更懂事,一家人圍爐而坐“守歲”,回顧舊歲,展望來年,通宵達旦。
正月初一午夜零時,人們爭先恐后焚香鳴炮,迎接新年,是謂“搶春”,認為起得越早這年的福氣越好。戶主燃放開門炮,向“吉利”方向而行,謂之“出行”。清晨穿新衣,先拜祖宗,后拜尊長,道“恭賀新禧”。男人帶小男孩提籃備茶酒魚肉祭社公、龍神;小孩邀集眾人一同把牛趕進山去,且一路燃放鞭炮相送,是謂“送春?!薄?/p>
早餐吃素(贛縣王母渡一帶地方全天吃素),謂吃了一年康康健健,意在免災保健康。是日,大人小孩整天玩樂,但不得出家門,尤忌小孩坐在別人家門檻上,婦女在曬坪或自家院坪上打毛線,納鞋底、鞋墊、休閑聊天。男人打牌或玩“數(shù)豆子”,小孩喜歡燃放鞭炮等,整個村坊顯得十分熱鬧。
初二開始走親訪友拜年,新年初見互道“恭喜發(fā)財”,各家由一名大人帶小孩去給長輩拜年,舊時小輩給長輩下跪,長輩給小孩發(fā)紅包壓歲,并說些吉利祝愿的話,壓歲錢多少各依血脈親疏、交情厚薄而異,多少都有打發(fā)。
宗教信眾多于此日上山敬神禮佛。一般家庭從初二開始備“九龍盤”,內(nèi)盛臘鴨、豬肝、香腸等小吃,另加花生、瓜子、果碟待客,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內(nèi)親來訪多有吃酒娘蛋吃滿碗等厚待。此時節(jié),鄉(xiāng)間各地文娛活動豐富,請大戲(在宗祠祖堂的戲臺演出)、唱采茶、打龍燈、獅子燈、鯉魚燈、打獅等,從初二開始一直鬧到正月十五夜,達到高潮后散燈。
建國后,春節(jié)仍為重大節(jié)日。節(jié)前,開展擁軍愛民活動,黨政軍領導分別走訪駐軍武警官兵、公安民警、烈軍屬、敬老院,送慰問品、慰問信。各單位走訪離退休老同志等。鄉(xiāng)鄰親友互相走訪。
過年是全國人民普天同慶的日子,過年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是每個人民都盼望著的。但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過年習俗自然也不一樣。那么,普米族的過年習俗是怎樣的呢?一起來普米族文化中看看。
大過年,是普米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之一,一般從臘月二十九祭祖先、吃年飯到正月初七過完人的生日為止,要七八天時間。在寧蒗,以臘月初七為歲首,而蘭坪和維西則在正月過春節(jié)。蘭坪一帶有殺年豬宴親的習俗,不論來客多少,總要饋贈每人一份火烤肘肉和一碗骨頭湯,以示“親如骨肉”、“情同手足”之意。
臘月三十晚上,由男家長主祭“門神”,敬“鍋莊”,然后全家老小圍攏火塘吃團圓年飯。大年初一清晨,各家以供品祭鍋莊,祭龍?zhí)丁K疃\詞,提及同氏族內(nèi)各家族祖先亡靈和自家三代列祖以及各路名山大川的名字,表示迎新年祈豐收。寧蒗普米族在除夕之夜,先要放火炮三響、吹海螺,在鍋莊上供豬頭。
吃完除夕團圓飯后,年滿13歲的男孩子、女孩子,按性別各聚一處,通宵狂歡。待東方發(fā)白,各自回到自己家中,由家里人為他們舉行“穿褲子”或“穿裙子”成丁儀式。瀾滄江畔的普米族在如果是女孩,她便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雙腳分別踩在豬膘和糧食袋上,豬膘象征財富,糧袋象征豐收;右手拿耳環(huán)、串珠等首飾,左手拿麻紗、麻布等日用品,象征婦女有物質(zhì)享受的權利和承擔家庭勞動的義務。接著母親把女孩的麻布長衫脫下,換上短衣,穿上百褶裙,系上一條繡花腰帶。
如果是男孩,他便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旁,雙腳踩在豬膘和糧食袋上,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銀元,銀元象征財富,尖刀象征勇敢。然后由舅父把男孩的麻布長衫脫下,換上短衣,穿上長褲,系上一根腰帶。儀式過后,這些男孩、女孩才算長大成人,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社交活動。
過年是中國最注重的節(jié)日之一,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還有就是可能過年的時間不是一樣的。傣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多采,傣族的新年是潑水節(jié),也就是公歷4月份,清明后的第七天。那么,我們就來看看傣族文化之傣族過年習俗。
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歷大約是農(nóng)歷清明節(jié)以后的第七天。節(jié)日期間,傣族同胞舉行熱鬧非凡的潑水、賽龍船、放高升活動。潑水活動是傣族人民過年的最高潮,也是傣歷年中最精彩的場面,因而通常稱做歷年節(jié)為“潑水節(jié)”。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jié)期間,小伙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準,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傣族的重大節(jié)日是傣歷新年——潑水節(jié)、打樣節(jié)和開門節(jié)。“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平易近除舊布新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時間在陽歷四月中旬。節(jié)日期間的主要活動是祭祀拜祖、堆沙、潑水、丟包、賽龍船、放火花及歌舞縱情快樂等。
這一天,人們互相潑水,用水表達真誠的友誼,純潔的愛情,心中的祝福。潑水有文潑水和武潑水之分。文潑水是對長者,舀起一勺凈水,說著祝福的話,拉開對方的衣領,讓水沿著脊梁流下去。被潑的人高興地接受祝福,不得跑開。武潑水則沒有固定的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頭迎臉地潑。被人潑的水越多,說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潑的人越感到高興。
傣族春節(jié)習俗:擲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jié)期間,小伙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準,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猜你可能也喜歡:
景頗族手抓飯,最獨特的民族風情
美妙絕倫的景頗族織錦文化
云南傣族服飾特點與獨特之處
壯族建筑風格與特色
春節(jié)是炎黃子孫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身在祖國各地甚至是海外的人們,基本都有過農(nóng)歷新年的習慣,我國許多少數(shù)民族也過農(nóng)歷春節(jié),當然他們的習俗往往富有民族風情,不一定與漢族相同。那么就讓老黃歷為你介紹蒙古族過年風俗:饒有趣味的給“五畜”過年。
蒙古族牧民稱馬、牛、山羊、綿羊、駱駝為“五畜”,除夕之夜、初一早晨給“五畜”過年是蒙古族歷史沿襲下來的習俗。
除夕之夜,牧民們都要把自家的圈牛犢的地方和羊圈打掃得干干凈凈,然后點清自家的牲畜頭數(shù),如有缺的必須找回來。當然也不允許別人家的牲畜在自家過夜。讓全部牲畜飲足水,吃飽草料后,牧民們便圍著畜群點燃一些松柏和卓拉(即用黃油燃燒的佛燈,也稱“長明燈”),開始了每年一度的“五畜過年”儀式。
初一早上日出之前,牧民各自帶著節(jié)前準備的茶、肉、酒、米、奶制品,牽著馬趕著勒勒車,車上拉著臨時帳篷,到指定的地方集合。先到的把鐵鍋支起來,隨后大家把帶去的茶葉放到剛剛?cè)诨谋镏竽滩琛?/p>
等人們到齊后,長者們便點燃松柏枝,手里端著奶茶和奶制品,誦念祝福詞:“千頭羊,萬頭馬,千千萬萬,萬萬千千,膘肥體壯。”然后大家敬供蒼天,敬供大地,敬供東西南北等各個方位。
完成儀式后,各個牧群的人從畜群旁邊走過來,大家相互問候:“牲畜過年好嗎?畜群好嗎?”“好!好!畜群過年好!”互相問候完,大家就按著年齡的大小并排坐在牛皮墊上。
在野外喝完了茶,拿起煮好的手把肉,敬蒼天,敬佛主,敬祖先,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風調(diào)雨順,陽光普照,鮮花盛開,綠地蔥蔥,牲畜興旺。隨后,大家動手煮餃子,蒸包子,在羊肉湯里煮小米粥。
吃喝完畢,長者帶頭提著套馬竿上馬,青少年們緊跟其后,每個人手里握著招福劍、招福袋、哈達、奶制品等。青少年們跟隨長者們一起誦念:“獲來!獲來?。ㄕ懈V?,用有節(jié)奏的韻律說唱)福星高照!獲來!獲來!五畜興旺!獲來!獲來!”大家同聲喊唱。
祝福儀式后,牧民們還進行娛樂,他們在雪地上摔跤、射箭、賽馬,給優(yōu)勝者頒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盡情娛樂,放歌縱酒,直至夕陽西下,才各自把家里的頭馬頭羊和坐騎等牲畜趕回家。
參加慶典的牧民快到家的時候,留在家里的人要出門迎上前去問候:“五畜過年好嗎?”答曰:“過年好!”“今年生的牲畜一定興旺、健壯!對不?”“仔畜肯定更茁壯!”一問一答,表達了牧民們對賴以生存的牲畜的祝福和期盼。
給五畜過年這一習俗至今蒙古族還保留著,只不過那種群體式的敬拜儀式已不多見。現(xiàn)在給“五畜”過年都是各戶單獨進行,那種十幾戶牧民聯(lián)合起來,選擇一個水草豐美的地方舉行慶典的歡騰場景已成了回憶。
“五畜過年”習俗是一種游牧文化,也是一種特定行為模式和道德規(guī)范。對大自然的崇拜,對牲畜的尊重,不僅有力地約束了人類肆意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行為,也把人類和自然本身同化為一個整體。
距離2018年的農(nóng)歷春節(jié)還有一周左右時間,相信現(xiàn)在大家都在進行過年的準備工作,其中一件重要的事,就是采購年貨了,尤其是那些春節(jié)期間的小食,有客登門時最適合拿出來招待,那么就讓老黃歷為你介紹,江西贛州人過年要準備哪些年貨。
臘肉
贛州的臘肉,包括臘豬肉、臘鴨肉、臘魚等,這些也是在過年之前趁好天氣的時候用新鮮的家養(yǎng)豬或鴨統(tǒng)一腌制暴曬個兩星期,保存好。過年的時候拿來炒蒜薹或者其他蔬菜,也是很美味的。
黃元米果
黃元米果又稱黃米果,黃粄,是江西省特色傳統(tǒng)名點,屬客家菜。它是以贛南本地產(chǎn)的糯性“大禾米”為主要原料,是贛南客家人十分喜愛的食品和送禮待客的上等佳品。黃元米果歷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
紅瓜子
過年小聚,一盤瓜子可以剝上一整天。紅色寓意新一年紅紅火火,紅瓜子也成了客家人過年必備的一樣年貨。
雪片糕
細軟清甜的云片糕原料主要是糯米粉、白糖和豬油,外加核桃和彩絲點綴。因“糕”與“高”諧音,人們新年醒來第一口就要吃這“糕”,意為開口高,步步登高。
月亮巴
月亮巴是傳統(tǒng)的贛南特產(chǎn),因為形狀像滿月,取名月亮巴,其色澤金黃、薄而脆、油而不膩、清香爽口,吃后滿口留香。一片月亮花生巴入口,香味從口中溢開,酥脆松薄,如果此時再來上一杯清茶,更是讓人爽到心里。
豆角酥
豆角酥因其形狀似豆角,口感酥脆而得名,贛南的人應該都有吃過。這種三角形油炸小點心又叫瓦布丁、瓦角丁、三角酥……其味道酥脆,嚼一嚼滿嘴都是油香味,也是贛州人居家宴請必備良品。
多味花生
多味花生是大余縣的土特產(chǎn),造型均勻、美觀,色澤金黃,入口香酥,五味俱全。
燙皮
燙皮是贛南客家人的特色食品。具有色澤鮮亮,口感香、酥、脆等特點。贛南各縣尤其是大余,家家戶戶都做燙皮小吃食品。它不但是過年過節(jié)家家戶戶的回禮佳品,還是當?shù)剞k酒席做好事時的必備食品。
麻通
麻通因用芝麻包裹,內(nèi)如通草而得名麻通。麻通具有輕、香、甜、酥、脆俱全的特點,大而不重,甜而不膩,酥脆爽口,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贛南麻通又叫麻棗,全體肥大,皮薄如紙,內(nèi)空似瓜瓤,腹中為白絲。吃起來落口無渣,香酥可口,是人們歡度春節(jié)之佳品。
芋頭圓
芋頭圓作為贛南客家特色小吃,它的做法也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是將芋頭煮爛,做成糊狀,和米粉一起和在一起,攪拌均勻以后,做成一個個或大或小的丸子,進行油炸或水煮,這樣做出來的芋頭圓香甜可口,芋香十足。芋頭圓比較硬,如果能和熱乎乎的甜酒一起吃的話,味道會很不錯。
蒙古族的生活習俗蒙古族的風俗習慣傣族過年的風俗是什么過年準備什么年貨過年要準備什么年貨過年準備哪些年貨普米族服飾普米族舞蹈蒙古族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