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做到絲瓜的合理施肥
2023-08-22
更新時間:2023-08-22 08:52:36作者:佚名
山藥又稱盾葉薯蕷和芋頭,屬于薯蕷科。它的大塊根或圓柱形根可以食用。塊根含有1.5%的蛋白質、14.4%的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膽堿。山藥是一種多年生藤本植物。它喜歡暖和,但不耐寒。它的塊根在10℃以上開始發(fā)芽,它的莖和葉在25℃ ~ 28℃生長, 它的塊莖在20℃ ~ 24℃。除東北和西北地區(qū)外,其他省份都種植山藥。
(1) 應選擇地勢高而干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而松軟的砂壤土或壤土田。上下層土應相同,下層應有一薄層粘土重土層,挖溝時可開挖,也可種植。土壤應為微酸至中性。山藥不能連作,一般應每三年輪作一次。
(2) 按照1米的行距,在田間挖出寬28-30厘米、深140厘米的深溝。開挖時,將溝兩側上下層土堆放,溝底20cm砂土就地挖除并翻碎。干燥數日后,將底土整平壓實,然后分別填筑下層土和上層土。每20cm填料應平整壓實,并收集所有碎屑。為了便于挖溝,一般需要每隔一排先開挖一次,然后在填完一半溝槽后再開挖剩下的一半溝槽。
(3) 播種前20-25天,選擇適合本品種特性的無病塊根硬頂作為種子。底部部分浸泡在熟石灰粉中,然后在陽光下暴曬幾天,以消毒和促進發(fā)芽。如果要提高繁殖系數,必須切斷塊根進行繁殖。也就是說,選擇長約1米、直徑2.5-4.5厘米的細根塊莖,切成15-20厘米長的幾小段,用刷子在上下兩端劃上記號,然后用石灰蘸著每一段,放在陽光下曬,直到這一段的末端出現細小的裂縫。在種子干燥期間,小心搬運以防磨損。同時,要做好防風、防雨、防凍工作。
(4) 當地氣溫升至12℃以上時種植,地溫達到10℃以上,華北地區(qū)多在4月下旬,長江流域多在4月上旬和中旬,華南地區(qū)多在3月至4月。種植前應在田間四周挖深溝,深約1m,寬0.6-0.8m,并與外溝連接。如果場地長度超過20m,應打開腰溝,以確保雨季快速排水。然后在種植線中心拉繩,按1米的行距沿繩開一條深5.6厘米的淺溝,按20厘米的行距用10-12厘米厚的鋼筋在溝中逐個鉆孔,深入松散土層底部。將種薯上端沿溝道方向水平放置在穴上,引導新薯根垂直延伸、均勻生長,達到出口收購標準。鋪設溝渠后,立即將土壤覆蓋,形成10厘米高的山脊。
(5) 在施用足夠的基肥后,在出苗前將種植溝兩排之間的土壤翻深20-30cm,再施基肥。有機肥和無機肥應與2000-4000kg/667m2腐熟的穩(wěn)定有機肥或有機肥、20-25kg尿素、15kg過磷酸鈣、25-35kg硫酸鉀配合施用,并與土壤翻耕充分混合。
1、棧橋引導:山藥苗一出,就要及時搭設棧橋,引導藤蔓向上生長。人字架一般采用竹竿或竹枝插入,棧橋高度宜為2-2.5m。如受材料限制,應至少高1.5m。支架應插入牢固,以防被臺風吹倒。
2、耕耘與填充:在生長初期,應經常進行耕耘和除草,一般每半個月一次,直到莖、藤已上半架,再拔除雜草。將架外排間的一部分土挖填架內排,形成架內高邊,架外排間形成深20cm、寬30cm的邊溝,雨季排水。
3、追肥:當莖、藤已上半架時追肥一次,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施尿素10-15kg/667m2。為實現全田均衡發(fā)展,壯苗少,弱苗多。今后莖蔓飽滿時,如有發(fā)黃、變薄、脫落現象,可重新施用。
4、灌排:山藥是一種抗旱作物,但要想獲得高產,必須適當澆水。一般在第一次追肥前后,如遇長期干旱無雨,土壤全白,應輕澆1-2次,直至土壤表面濕潤。后來夏秋之交,如果干熱天氣持續(xù)一周以上,早晨就要澆冷水抗旱。山藥更怕澇。雨季要及時清溝排水,使田間不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