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賞析(再別康橋的詩詞鑒賞)
2023-05-18
更新時間:2023-05-04 15:37:55作者:未知
2013年湖南長沙的張芬(化名),退休后來到兒子家看孩子。
這一看就是8年。
一天,兒子和兒媳喊她去飯店吃飯,她借口說不舒服,沒有去。
等夫妻二人走后,張芬打開行李箱,把自己的東西一股腦地都裝了進去,然后她提著行李箱,打車來到了高鐵站。
她買上當(dāng)天回老家的車票,坐上高鐵后,給兒子打了個電話,說她走了。
老太買上回老家的車票,資料圖
而讓張芬這么著急回家的原因,竟然是兒媳婦林文(化名)的一個手機備注。
手機備注惹不快
張芬55歲退休后,就來到兒子家?guī)兔O子,一晃8年過去了,這8年張芬和老伴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
張芬擔(dān)心老伴一個人,吃不好,穿不好,因此每天都會給老伴打好幾個電話,兩個人在電話里聊聊天,互相說說這一天都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事,倒也其樂融融。
這天,兩人又像往常一樣打電話,說到老家的侄女兒上個月生了一個孩子,要送多少禮金時,張芬的手機自動關(guān)機了,怎么也開不了機。
兒子就說明天周末,不上班,去給她修手機。
手機維修店,資料圖
第二天,張芬兒子把手機放到修理店后,因為手機需要兩個小時才能修好,她就先回家。
張芬一看修手機需要時間,昨天晚上自己和老伴說侄女生孩子的事,沒說完,手機就斷了,她就想著再和老伴說一說。
于是,她就借兒媳的手機給老伴打電話。
兩個人又在電話里說了半個多小時,張芬老伴說,想讓她回去喝滿月酒,家里人很久沒見她,都想她了。
可是,張芬一想到還要帶孫子,就說回不去。
掛斷電話后,張芬拿著手機去還給兒媳,這時,她看到手機通話記錄上的一個人名很有意思,就想點開看看是誰。
她是這么想的,也這么做了。
當(dāng)張芬看到人名下面的電話號碼時,她有一瞬間的呆愣,隨即又緩過神來,這個人名竟然是她自己。
電話備注,資料圖
一股怒氣、同時伴著委屈,涌上心頭,她在心里想:兒媳竟然把我備注成“張媽”,這是拿我當(dāng)外人嗎?
我盡心盡力對他們好,在兒媳眼里,就只能是“張媽”嗎?她把手機往沙發(fā)上一放,轉(zhuǎn)身進了臥室。
她回到屋里,躺在床上,回想這些年,退休前自己和老伴都在事業(yè)單位上班,而且還是一個單位,兩人一起上下班。
退休后,她的退休工資7000元,老伴比她高幾百元。
兩個人住在縣城里面,還都有退休金,如果生活在一起,兩個人一起出去旅旅游,散散心,生活一定會很幸福。
可是兒子的一個電話,她就來到兒子住的城市看孩子,而且兒媳只讓她一人過來。
這么多年,兩人沒有分開住過,而且老伴兒本來身體就不好。
現(xiàn)在,要把老伴一個人扔在家里,她不放心,可是不幫兒子看孩子,她心里也過意不去。
帶娃老人,資料圖
好在老兩口都是通情達理的人,老伴讓她先去看幾年孩子,等孩子大了,上學(xué)了,再回來。就這樣,張芬就來了。
張芬和兒子兒媳住到一起后,關(guān)系怎么樣呢?
婆媳關(guān)系好
2013年,張芬坐上南下的火車,來到兒子居住的城市后,一進家,兒媳婦就忙前忙后幫她拿拖鞋,放行李,并把她領(lǐng)到次臥。
張芬一看,臥室的床上鋪著嶄新的床單,屋里收拾的干干凈凈的,兒媳婦嘴又甜,她心里也美滋滋的。
聯(lián)想到在老家時,隔壁老周家的王姐,對張芬訴苦以前去照顧孫子的時候兒媳婦老是嫌棄王姐不會帶孩子,家里面地板不拖,飯不做碗也不洗,這樣一比自己的兒媳婦還真挺好。
兒媳不僅不對她甩臉子,而且還經(jīng)常和她聊天。有時候,下班回來,單位發(fā)生了高興的事,都會和張芬分享。
婆媳,資料圖
張芬的主要任務(wù)是來看孩子的,現(xiàn)在的年輕人和老人的育兒觀不同,因此經(jīng)常在帶孩子方面,有分歧,爭吵。
但是張芬和兒媳不會,她是一個與時俱進的人。二人會針對孩子的問題,互相學(xué)習(xí),有不同意見,互相討論。
張芬很會做飯,尤其是給孫子做輔食,蒸雞蛋羹、做胡蘿卜面、蒸動物形狀的小包子等等,她從網(wǎng)上學(xué)到很多,做出來也有模有樣,孫子很喜歡。
而且,張芬還是一個愛干凈的人。她不僅將家里收拾的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小孫子穿的衣服,不管什么時候看,都是干干凈凈的。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永遠(yuǎn)活潑好動,吃飯下手抓,扔的到處都是,衣服弄上油漬很正常。
張芬愛干凈,她會趁著孩子睡覺的時間,把孩子臟衣服趕緊洗了。
有了張芬?guī)兔Ш⒆?,兒媳輕松了不少。為了她放松一下,兒媳經(jīng)常會帶著她去逛商場。
婆媳,資料圖
在商場里,看到好看的衣服,婆媳倆就會互相試試,兩個人親近的就像親母女一樣。
碰到喜歡的就買下來,雖說每次都是張芬掏錢,但是她覺得自己有退休金,而且錢也沒花給外人,誰掏錢買東西都一樣。
張芬來到兒子家后,家里的一切生活開銷,買菜做飯,給孫子買東西,都是她花自己的錢。
兒媳提出過給她錢,但是她覺得自己有退休金,這些年自己和老伴也攢了三十多萬的存款,將來這些錢也都是給孩子的。
再讓孩子給錢,顯得不親近,給孩子花錢,她也愿意,就沒要。
她不僅給兒子這個小家庭買東西,有時候還會給親家送個小禮物。
她知道親家母沒有退休金,還經(jīng)常生病,只有親家公每個月有2000多的退休金。
他們和兒媳在一個城市,離得近,因此,她偶爾會送個絲巾給親家母,或者送個剃須刀給親家公,雙方關(guān)系都處的不錯。
約親家吃飯
為了一大家子能和和睦睦的,周末,她偶爾還會做一大桌子菜,讓親家一家來吃飯。
有一次,她買了一大堆食材,做了親家愛吃的炸里脊和蒜泥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吃喝喝,氛圍很好!
因為平常大家都忙,在這之前,已經(jīng)有幾個月沒來兒子家了。
這次來了后,看到家里收拾的這么干凈,直夸張芬太能干了,比鐘點工和保姆強太多了。
是的,張芬是個干凈人,閑不住,只要一有空,就收拾家里。
兒媳聽到自己的爸媽夸婆婆,她也忍不住說,自己有個好婆婆。
用兒媳的話說:婆婆不僅是個合格的保姆,而且還是個帶薪保姆,雇別的保姆要花錢,但是雇婆婆不但不用花錢,婆婆還給錢,自己一家可是享福了!
婆婆在家做飯,資料圖
這話聽在張芬耳朵里,有點不順耳。明著是兒媳在夸她,可是怎么聽,這都不像是夸人的話。
她把老伴一人扔家里,自己全身心的照顧著他們這個小家庭,兒媳怎么能拿她和保姆比呢?
她是長輩?。∵@話在她心里留下了疙瘩。
她不知道這是兒媳無心的,還是看不起她。
但張芬不是小肚雞腸的人,雖說心里有些不痛快,但她并沒有表現(xiàn)在臉上,她還是微笑著,陪親家吃完了飯。
吃完飯后,面對著一大桌子的酒碟碗筷,她讓親家一家坐到沙發(fā)上,擺出瓜果,讓親家在那里喝喝茶,吃吃水果,自己去收拾碗筷。
她本以為兒媳會過來幫自己一起收拾,畢竟是自己邀請親家過來的,她想著兩個人一起收拾完,自己能去和親家聊聊天。
未清洗的餐具,資料圖
可沒想到兒媳竟然跟沒看到一樣,她同父母坐在沙發(fā)上,有說有笑,特別高興。
沒辦法,她只能一個人收拾。
她在廚房忙活了大半天,等終于收拾好,她擦干凈手,捶捶有些累的腰,走向親家一家。
剛要開口說話,親家站了起來說,他們家里有事,先走了,不能在這里玩了。
臨走前,兒媳還讓親家把榴蓮拿走了。
張芬很喜歡吃榴蓮,但是榴蓮太貴了,她平時舍不得吃。
今天是趁著親家來,她花530買了2個榴蓮,本來是想著等親家走時,給他們裝一盒走,剩下的自己家人吃,她也提前給兒媳說好了。
可是,兒媳還是把榴蓮全都讓親家拿走了。
她心想:婆婆終歸是婆婆,再怎么對兒媳好,也比不了親媽,關(guān)鍵時候,還是向著親媽。
她回想這些年,自己天不亮就起床,先是輕手輕腳的打掃衛(wèi)生,怕影響小兩口休息,后又出門買早點,買兒子喜歡吃的小籠包,買兒媳喜歡吃的豆?jié){油條。
早餐店,資料圖
這8年來,她天天忙忙碌碌,一刻也不休息。
本來退休前身體健康,平時連小感冒都很少得?,F(xiàn)在,血壓高了,腰、腿有時候也疼,尤其是頸椎,不僅是疼,厲害的時候,頭暈惡心。
但是她不想給兒子兒媳添麻煩,只要自己能承受的住,她從來不說哪不舒服,能堅持就堅持。
最后換來的卻是兒媳的一句“張媽”,她不理解。
買票回家
兒子姓張,兒媳給自己備注“張媽”,辛辛苦苦這些年,哪怕是備注個婆婆,張芬心里也好受點,難道兒媳每天媽、媽的喊著,都不是出自真心嗎?
這時,門外響起了兒媳喊“媽”的聲音,說是這么久以來辛苦張芬了,平常不只是要帶娃還要操持家里,所以今天不做飯了,出去吃。
張芬收拾好情緒,走出臥室,對兒子兒媳說,她今天胃口不好,讓他們自己去吃。
躺床上的老人,資料圖
這時候,兒子已經(jīng)把手機拿回來了,兒子對她說,先用這個舊手機,等開了工資,給她買新的。
張芬心里一暖,兒子心里還是有她的。
但是即使是這樣,也阻止不了她心里冒出來的想法。
是的,張芬想回家,她覺得自己在孫子上幼兒園時,就應(yīng)該回去了。
幼兒園中午不用接,兒子兒媳只要時間緊緊,完全能帶的了孩子。
可是,兒子希望她多帶一段時間孩子,她也心疼兒子,所以一直就沒走?,F(xiàn)在,她是時候該離開了!
等兒子兒媳出門后,她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打車來到了高鐵站。
很幸運,她順利買到了回老家的高鐵票。
等她坐上火車后,她給兒子打了個電話,告訴兒子她走了。
坐車回家的老人,資料圖
兒子對于她的突然離開,很意外,一直問是什么原因,但是張芬只是說想老伴了。她在這待了8年了,想回去陪陪老伴。
她兒子見張芬不再說什么,只好叫她注意安全然后掛了電話。
現(xiàn)在的人,好像都很忙,忙著掙錢,就帶不了孩子;忙著帶孩子,就沒有錢花。
只能是父母幫襯著,可是自古婆媳之間的關(guān)系,很難有特別好的。
看到張芬,筆者想到了另外一個李阿姨,也是在兒子家?guī)兔Ш⒆?,帶大了老大,還有老二,好不容易老二也長大了,又生了老三。
李阿姨在農(nóng)村老家還種了十多畝地,她老伴腦血栓后,走路一瘸一拐,幫不了什么忙,只能是自己照顧自己,不讓人照顧他就不錯了。
李阿姨一邊帶孩子,農(nóng)忙時還要回老家種地,很辛苦。她兒子在外地打工,不在身邊。
帶娃的老人,資料圖
兒媳經(jīng)常會抱怨,不是做的飯不好吃,就是給孩子穿多了或穿少了,帶的孩子這么臟,要不就是嫌老人起的太早了,正睡覺的,起這么早,在屋里走來走去,影響休息。
李阿姨給兒子這個小家庭花著錢,還要看兒媳臉色。
她有時候會說,她自己種著十多畝地,老兩口回家住多好,不管孩子們了,讓他們愛怎樣怎樣。
可是話雖這么說,也就是對著老姐妹們發(fā)發(fā)牢騷,可真不管了,又舍不得。
當(dāng)媽的哪個能舍得自己孩子受苦。
所以對于兒媳婦通訊錄中的備注問題,張芬還是當(dāng)面問清楚比較好,否則,這個稱呼永遠(yuǎn)是她心里的一個疙瘩。
對此,您有什么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qū)留下您的看法!
-完-
文|赫赫
編輯|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