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美對華加征關稅鬧劇,這次連臺詞都對不上
2024-05-15
更新時間:2024-05-15 12:52:54作者:未知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當?shù)貢r間5月14日,美國拜登政府宣布對價值18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征收“嚴厲的”新關稅稅率,包括中國產鋼鐵和鋁、半導體、 電動汽車、鋰電池及部件、關鍵礦產、光伏電池、港口起重機和個人防護裝備等商品。其中,對進口的中國電動汽車征收4倍關稅,從25%提高到100%,中國太陽能電池的進口稅也將翻一番,從25%提高到50%。此外,從2025年開始,美國進口中國半導體的關稅將從25%躍升至50%。
拜登政府宣布對價值18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圖為拜登 資料圖
在上屆政府對華加征301關稅依然存在的情況下,美方借所謂“復審”程序,在此前基礎上繼續(xù)對中國輸美產品提高或加征關稅,是對中國的嚴重挑釁。這種做法違背了拜登總統(tǒng)“不尋求打壓遏制中國發(fā)展”“不尋求與中國脫鉤斷鏈”的承諾,也不符合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理解為是美方挑起的新一輪關稅摩擦。
在宣布對華加征關稅前,美方不斷放風,試圖抹黑中國相關技術和產品,這實際上是一種心虛的表現(xiàn),試圖通過輿論操弄掩飾其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的本質。必須再次明確,美方對華加征關稅根本沒有任何正當性可言。世貿組織專家組早已裁決301關稅違反世貿組織規(guī)則,美方此次繼續(xù)基于301條款對華加征關稅,繼續(xù)無視世貿組織權威和國際貿易規(guī)則,是錯上加錯。打著“產能過?!钡钠焯枌e國先進產業(yè)進行打壓,以“公平競爭”為借口搞保護主義,是赤裸裸的霸凌霸道。
美方還以所謂中國“強制技術轉讓”和“知識產權盜竊”為名,加上所謂“產能過?!眮韽娀鋵θA加征高關稅的合理性。這些都是一戳就破的脆弱謊言。在上述被加征產品的領域中,中國技術是先進的,根本不需要“強制”美國公司技術轉讓,更不存在“知識產權盜竊”。美國政治精英以“強制技術轉讓”和“知識產權盜竊”來污蔑上述中國產品的競爭力來源,就像是隨手拿起一個劇本張口就來,連臺詞都對不上。
至于“產能過?!敝肛煟敲绹幵斐鰜淼闹e言。凡是美國競爭力不足且對美國比較重要的產品,均可以被美方人為地貼上“過剩產能”的標簽。事實上,所謂中國部分產品“過?!保敲绹馁Q易保護主義政策和市場扭曲行為招致的結果。如果美國開放市場,這些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供需總體將更為平衡,美國對新能源產品的需求也將得到滿足。
特朗普稱如果是他,他會將關稅提高到200% 資料圖
正如本報此前在社評中提到的,考慮到目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乘用車數(shù)量“幾乎為零”,新關稅即便真的落地,也不太可能立即對中國電動汽車企業(yè)產生影響。鋰電池和光伏產品同樣如此。拜登政府在這個時間點上以夸張的姿態(tài)作出這一實際“沒多大用”的宣布,給人的印象不是從真正的經濟考慮出發(fā)而作出的慎重選擇,更像是在選舉年為了爭取選民搞的政治秀,是基于美國國內政治需求所定制的關稅拼盤?;恼Q的是,當白宮傳出可能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100%關稅的消息后,特朗普立即表示,如果是他,他會將關稅提高到200%。從中不難看出對華關稅被當成一張牌,打來打去都是圍著其國內政治利益轉。
此外,美方對中國產個人防護裝備加征高關稅,尤其令人費解。在新冠疫情期間,全球個人防護設備短缺,中國對美出口此類產品,有力地幫助美國抗擊疫情、保護美國人民健康。美方現(xiàn)在對這類產品征收高額關稅,有強烈的過河拆橋意味。也正因為這樣,美方這一次對華加征關稅更令人反感和厭惡,充分暴露了美方霸權思維已發(fā)展到連“道貌岸然”都不要的地步。
中美關系不應成為美國國內政治的替罪羊,中國也不會成為反華勢力無端指責下的沉默者。不管美方一些人有多指望能夠獲得中國的“理解”,這些關稅切切實實損害了中國相關產業(yè)的正當發(fā)展權利,還試圖壓制中國發(fā)展的空間,中國必然采取堅決措施,捍衛(wèi)自身權益。對此,美方不要自作聰明,更不要心存僥幸。
延伸閱讀:
在中國試駕十幾輛電動汽車 美記者:西方車企一敗涂地
美國“insideevs”網站5月9日文章,原題:我去了中國,開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汽車制造商一敗涂地
一些(西方)批評者堅稱,中國在制造業(yè)能力——尤其是研發(fā)和銷售電動汽車——方面的進步,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打入別國。批評者稱,如果中國是真正開放的市場,中國消費者就會繼續(xù)大量購買西方汽車,西方汽車的銷量也不會急劇下降。然而,如果認為中國電動汽車行業(yè)的成功是政府強迫國民購買國內產品的結果,那就大錯特錯了,(這種想法)就像酸葡萄心理。
我在中國待了一周,參加了汽車行業(yè)的盛會北京車展。作為吉利集團的客人,我和其他幾位國際記者試駕了十幾輛汽車,并進行了許多重要交談。實際情況遠比“我們與他們”復雜微妙得多。有人說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過度投資,拼命尋找傾銷劣質產品的空間。這種說法顯示是錯誤的。事實上,西方車企一敗涂地,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
凱文參加北京車展(截圖自他的社交媒體賬號)
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后,我意識到一切是多么不同。到達區(qū)和任何國際大都市機場一樣繁忙,但沒有在美國甚至歐洲通常會聽到的那種汽車引擎聲和排氣聲。大部分汽車都是綠色環(huán)保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五花八門,有比亞迪、吉利,甚至還有西方品牌。整個國家都沉浸于電動汽車熱,真是太壯觀了。
我們開車從上海到杭州的吉利全球總部,乘坐的是一輛極氪009多用途汽車。吉利總部展示的最新車型中,不論價位高低,都令人難以置信——都是高科技、性能卓越的車子,是我在歐美制造商那里未體驗過的。等到了(北京)車展現(xiàn)場,我發(fā)現(xiàn)自己見識太少。展會人頭攢動:拍視頻的網紅、中國媒體、國際媒體……與美國國內車展媒體預覽日那種空蕩蕩的“鬼城”景象截然不同。后來我才知道,這次車展有100多款新車型和概念車亮相。這與去年9月的底特律車展大相徑庭。底特律車展只有一款全新車型,另外兩款是已上市汽車的改款,沒有一款是電動汽車。
而在中國北京,展廳里停滿來自各家本土車企的全新電動車型。他們都想證明自己的實力,都很努力。任何一款價格適中的中國電動汽車的基本信息娛樂系統(tǒng),都比(歐美)一些六位數(shù)價格的汽車更勝一籌。這是有原因的,中國的電動汽車現(xiàn)在已經非常好了,中國的城市基礎設施也很完善。中國有很多電動汽車品牌,其中一些是與本土科技公司之間合作的產物。不管哪種類型都是聯(lián)網的,充滿高端處理器和先進技術,以吸引挑剔的中國買家。
凱文發(fā)文稱,小米新推出的電動車人氣相當高
從親眼看到的情況,我明白了為什么中國自主品牌會有這么多人(追捧)。比如,理想汽車展臺前一直排著長隊。不過,西方品牌沒享受到這種熱度。我碰到的第一個展臺是別克汽車的,可人都去哪兒了呢?那是北京車展第一天上午,10時還不到,該展臺只有寥寥無幾的觀眾?!爸袊{駛”網絡節(jié)目的威爾·桑告訴我:“中國人并不真正關心概念車。他們要的是能買到并馬上開走的東西?!彼忉屃宋鞣杰嚻鬄槭裁丛谥袊袌龉?jié)節(jié)敗退,部分原因是西方品牌無法快速實現(xiàn)電動化,提供的軟件和產品也不行。
我感到尷尬,身在中國,卻試圖同情西方品牌,還以為他們被擠出中國市場是政治原因,而并非自己的過錯。實際上,我感覺又回到上世紀80年代末,彼時美國制造商覺得可以向公眾出售任何不太成熟的車型,而公眾只需接受?,F(xiàn)在,我看到這一幕在中國重演:西方制造商尤其是美國制造商,似乎根本沒有努力。西方車企沒有試圖了解并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只想賣掉自己想造的車。相比之下,中國本土汽車制造商在更努力地了解消費者的想法。中國消費者希望擁有大屏幕的聯(lián)網汽車,于是,本土制造商想出辦法,而且做得很好。
我們只會一個勁地抱怨,而中國一直在進步。
當(西方)汽車制造商、科技公司和監(jiān)管機構對中企進行打壓時,那種“這只是在保護我們的市場”的說法顯得很空洞。相反,這給人感覺就像在嘩眾取寵,同時默認了無意努力做得更好。這不是在競爭,而是想把競爭完全拒之門外。所謂對網絡安全的擔憂并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與中企目前推出的產品相比,我們的產品糟透了。做工不行,聯(lián)網也很差。
西方汽車制造商很少與科技公司深入合作,以服務于中國或其他國家的用戶。在建立電池供應鏈方面,也沒像中企那樣搶占先機。他們似乎也不想通過產品線的不斷更新和靈活性來迎合中國市場(或任何市場)。中國“不公平地”補貼的說法,與西方制造商誤判中國市場、未能生產出中國消費者真正需要的產品,究竟有多大關系?為什么西方車企如此傲慢?
碼頭上準備出口的中國汽車(資料圖)
即使美歐如愿以償——打壓了中國進口產品,最終也不會帶來性能更好的汽車。這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在內心深處,西方車企高管和一些對華鷹派專家都明白,中國的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比歐洲和美國品牌更有吸引力。我親眼看到了,我們一敗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