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原文及翻譯(醉翁亭記原文)
2023-06-04
更新時間:2023-05-29 10:02:43作者:佚名
翻譯:少年時我不懂什么是憂愁,閑來時喜歡登上高樓。我喜歡登上高樓,為寫新詞無愁也要勉強說愁。如今我已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愁而又不說愁。想說愁而又不說愁,卻說“天氣涼爽好一個秋!”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懦笈珒海涸~牌名,又名“采桑子”。雙調(diào)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韻。
?、撇┥剑涸诮窠魇V豐縣西南。因狀如廬山香爐峰,故名。
?、巧倌辏褐改贻p的時候。不識: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取盀橘x”句:為了寫出新詞,沒有愁而硬要說有愁。強(qiǎng),勉強地,硬要。
?、勺R盡:嘗夠,深深懂得。
?、视f還休:內(nèi)心有所顧慮而不敢表達。休,停止。
此詞通篇言愁,上片描繪出少年涉世未深卻故作深沉的情態(tài),下片寫出滿腹愁苦卻無處傾訴的抑郁,通過“少年”時與“而今”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受壓抑、遭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之情。全詞突出地渲染了一個“愁”字,以此作為貫串全篇的線索,構(gòu)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淺意深,令人回味無窮。
此詞作于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閑居上饒帶湖時期,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當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至淳熙十四年(1187)間。辛棄疾在帶湖居住期間,常到博山游覽。博山風景優(yōu)美,他卻無心賞玩。眼看國事日非,自己無能為力,一腔愁緒無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題了這首詞。
辛棄疾,南宋愛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簽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zhuǎn)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
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zhèn)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關(guān)方略,均未被采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詞存六百二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