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的偶的意思 無獨有偶獨的意思偶的意思
2022-12-03
更新時間:2022-04-11 08:03:56作者:佚名
大臣手里拿的板子叫笏板,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笏板是中國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古代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zhí)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也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防止遺忘。古人沒有發(fā)明紙張之前,如果私用,則成為書籍的功能,也稱“牘”。如果官員將其隨身帶著上朝用,則稱為“笏”。
擴展資料:
笏板的規(guī)格
笏板的長度大約2尺6寸,中寬3寸,此物件雖然不大,但卻很貴重,這是由它的質(zhì)地決定的。笏分別用玉、象牙或竹制成。最早出現(xiàn)的年代應在春秋以前,史學家認為在商朝就可能開始使用了,是古代中國官員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辦公用品。
《禮記》中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執(zhí)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員執(zhí)竹木做的笏。
明代規(guī)定五品以上的官員執(zhí)象牙笏,五品以下不執(zhí)笏;從清朝開始,笏板就廢棄不用了。
笏板在中國古代也是地位的象征。如《北史·李穆傳》∶"其一門執(zhí)象笏者百余人。"是說,一家有百余人位居高位。
另明朝歸有光《項脊軒志》∶"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歸有光的祖母拿先人的象笏勉勵他勤奮讀書,希望歸有光將來也能執(zhí)笏在朝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