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現(xiàn)代的造紙過程 古代造紙和現(xiàn)代造紙的不同
2024-08-19
更新時間:2024-08-19 03:52:07作者:未知
1、古代造紙分為5個步驟:“斬竹漂塘”。造紙的工匠上山砍竹后,把竹子泡在水塘中,將截斷的竹子在水塘內(nèi)浸上100天,取出時用力捶洗使青殼和樹皮脫掉,目的是讓竹材軟化。
2、是將軟化的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桶中蒸煮8天,這樣,原料中的木質(zhì)素、樹膠、樹脂等雜質(zhì)就去除了。然后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清水塘內(nèi)漂洗,然后再放進鍋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復(fù)進行十幾天。經(jīng)過反復(fù)的蒸煮、漂洗,竹子的纖維逐漸被分解了。
3、取出煮爛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搗成泥面狀,搗爛后的原料用適量的水調(diào)配,成為紙纖維的懸浮液,再倒入紙槽里面。然后用細竹簾在紙漿中濾取,紙纖維留在竹簾上形成一層涇紙膜。
4、把撈過紙漿的竹簾倒鋪在板上,然后移開竹簾,這層涇紙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疊起一層層的紙頁,再以重物擠壓,排出涇紙頁中的水分。重物擠壓之下紙膜也慢慢成形,成為一張張四四方方的紙張,這樣,紙就基本造成了。
5、現(xiàn)代造紙和古代造紙一個原理,先把原料(木材,蘆葦?shù)榷伎梢裕┣谐尚《危缓蠓旁谡羟蛑羞M行蒸煮,直到成為漿狀。再經(jīng)過篩漿脫色等工藝流程后,用水稀施,最后將溶有植物纖維的水均勻的噴灑在毛布或其他布狀物上,用高溫壓碾,此時溶在水中的纖維就會在毛布表面脫出,成為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