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燈泡優(yōu)勢簡析 智能燈泡優(yōu)勢簡析怎么寫
2024-03-23
更新時間:2024-03-23 08:49:52作者:佚名
澄泥硯由于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制而成,因此澄泥硯質地細膩,猶如嬰兒皮膚一般,而且具有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發(fā)墨而不損毫,滋潤勝水可與石質佳硯相媲美的特點,因此前人多有贊譽。澄泥硯由于原料來源不同、燒制時間不同,具有鱔魚黃、蟹殼青、綠豆砂、玫瑰紫等不同顏色。澄泥硯一般注重圖案,講究造型,器物線條凝練。
絳州汾河灣的泥質干強度偏高、手感滑膩、無砂、可塑性高、韌性強。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為什么絳州澄泥硯能以唯一的非石質硯躋身中國四大名硯之中。硯,它的實用功能是磨墨,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細膩滋潤容易發(fā)墨,并且墨汁細勻而無雜質。在同樣的硬度下,由于澄泥硯是用泥土燒制,研磨后硯面的光滑度肯定會遜于石硯,同時卻增加了澄泥硯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也就是說,澄泥硯比同等硬度的石硯發(fā)墨程度要好。陶的燒成溫度在900℃-1000℃左右,瓷的燒成溫度在1300℃以上,而絳州澄泥硯的燒成溫度正是介乎于兩者之間。制陶工藝是澄泥工藝的先導,它的發(fā)展孕育創(chuàng)造了澄泥工藝,制陶工藝升華的結果,是瓷器的出現(xiàn)。澄泥工藝是獨立發(fā)展的結果,歷史上的澄泥硯、紫砂器的問世證明了它的存在,直至今日仍有著它獨特的藝術魅力,更顯示了它的價值,它是介于陶與瓷中間的另一路產品,歸類于炻器。但澄泥硯又具有研磨工具這一特殊性,燒制時的技術要求就高了許多;控制溫度是把握質量的關鍵之一:燒制時的溫度過高就會瓷化,墨在硯上打滑,發(fā)墨功力差,不可??;若燒制時火候不夠,就會燒成陶質,硬度差,磨墨時泥磨俱下,更不可取。所以,煅燒工藝是制作澄泥硯最為復雜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澄泥硯的顏色、硬度、瑩潤程度等都與此密切相關。藺氏父子正是在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的研制上取得了突破,燒制出了色彩絢麗、造型生動的鱔魚黃、綠豆砂、玫瑰紫、朱砂紅等各種品相的澄泥硯。
黃河澄泥硯的制作需經過幾十道工序。首先,將采掘來的河泥放置在一個絹制的籮中過濾,(古法制硯,是將一種特制的雙層絹袋吊掛于汾河中,河水中裹帶的泥沙流入絹袋中,經第一層絹袋過濾后,沉入第二層絹袋的細泥即是澄泥。隨著時代的變遷,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很大的變化,濾出的極為細致的泥土就是制硯的原料——澄泥。澄泥硯之名也由此而來。再將濾制出的澄泥放置一年以上的時間,歷經冬夏以去其燥性才能使用。澄泥硯“取之于水而成之于火”。這使我聯(lián)想到中國道教的煉丹術:水中取泥譬若生藥,火中成硯終似結丹。在遵循古法的同時又獨出機杼,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予以創(chuàng)新,在煉泥這個工序上,購置了機械設備,以電為動力替代了原來的手工操作;這樣做的結果是既加強硯的密度和硬度,又使澄泥硯在燒制時不會產生任何氣泡和微小的裂紋。密度是決定硯質是否堅實、是否發(fā)墨的主要條件;一般澄泥硯的密度在1.4-1.6左右,絳州澄泥硯運用現(xiàn)代工藝使它的密度提高到了2.0-2.2左右,已接近了花崗石的密度。絳州澄泥硯研制所燒制的仿古石硯,不論在重量上、視覺上、手感上都與石質無異,達到幾可亂真的程度。
在造型藝術上,澄泥硯也別具一格。它十分注重圖案和造型,雕刻形式多樣,色澤典雅秀麗,顯得極為古樸大方。
澄泥硯屬陶類,它的前身是古代的陶硯。可能古人受秦漢間磚、瓦當生產的啟示,結合陶硯再精工制作,遂步升華為澄泥硯。澄泥硯的形成約在晉唐之間而略早于端、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