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杏苗砧木種子采收技術(杏樹種子育苗種植技術)
2023-08-24
更新時間:2023-08-24 17:41:55作者:未知
目前,該省許多地區(qū)遭受了特大暴雨,當?shù)亟涤炅砍^500毫米,一些稻田被洪水淹沒。針對連續(xù)性強降雨,為科學應對極端天氣對就地水稻生產(chǎn)的不利影響,提出以下技術指導。
水稻淹水造成的損失與水稻在田間的生長期和淹水持續(xù)時間密切相關。
(1) 苗期。淹水后4天內(nèi)水分退卻,后期補償對生長影響不大;大多數(shù)幼苗在浸水超過6天后死亡。停水后,如果心葉沒有死亡,大多數(shù)幼苗可以恢復生長,但有許多黑色根,幼苗短,抗病性弱。
(2) 分蘗期。淹水后分蘗停止,高水平分蘗增加,抽穗期推遲2-3天。淹沒后4天內(nèi)的產(chǎn)量損失很小,4天以上的損失顯著增加。一般來說,產(chǎn)量會降低2-30%,直到收成耗盡。
(3) 孕穗期。葉尖浸水2天以上會嚴重影響幼穗分化,阻礙小穗發(fā)育;此時,淹沒4天后,產(chǎn)量將減少約30%;淹水超過6天后,產(chǎn)量急劇下降。
(4) 花果期。水稻開花期對淹水最為敏感。淹水3天以上,產(chǎn)量下降50%以上;結實期淹水后,胚乳發(fā)育不良,枯萎率增加,減重減產(chǎn)。在淹水后的5天內(nèi),產(chǎn)量通常會降低2-30%。如果超過7天,則嚴重影響結實率和千粒重,產(chǎn)量一般降低5-60%。
(1) 再生稻的第一個季節(jié)。目前,該省再生稻的第一季正處于收獲期。持續(xù)陰雨天氣和洪水可能導致穗發(fā)芽和倒伏。建議:首先,趕緊把積水排干。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水淹、倒伏、穗發(fā)芽。第二,及時收獲。組織調(diào)度農(nóng)業(yè)機械設備,使其成熟、豐收;對于尚未完全成熟的倒伏地,應酌情組織機械或人工收割,以避免水稻發(fā)芽。第三,抓取并擦干。收獲后及時干燥或晾曬,防止大米霉變變質。
(2) 中稻(包括晚一季)。注水對產(chǎn)量的影響取決于注水時間、水深、水溫、水質和流量等因素。災后,有必要檢查幼穗和根是否壞死。如無壞死,可加強澇漬后的補救管理,減少災害損失。建議:第一,盡快清除積水。迅速組織人力、物力,采用機械排水或挖排水溝清除田間積水和耕層積水,使水稻葉尖盡快出水,盡量縮短淹水時間,減少災害損失。在排水過程中,應注意高溫和烈日下不能一次排水,必須保留適當?shù)乃畬?,以逐漸恢復水稻幼苗的活力。第二,及時扶持和清洗苗木。隨積水退后,清除漂浮物,減少對水稻秧苗的壓碎傷害和秧苗葉腐病,退水時沖洗秧苗,只露出秧苗尖。竹竿可以用來來回擺動,沖洗莖葉上的沉淀物。如果是在幼穗分化的早期階段,可以向取水方向灑水,以沖洗幼苗,清除腐爛和黃葉。三是科學補充施肥。排水后3天內(nèi)每畝可施用7.5-10kg尿素或30-40kg復合肥。如果淹水時間短,對水稻幼苗的傷害輕,施肥量可以少一些;相反,施肥量應該更合適。四是病蟲害綜合防治。水淹水稻植株的抗病性減弱,加上雨后濕度高,在高溫情況下容易發(fā)生病蟲害。水稻退水后,應及時防治水稻的條斑病、白葉枯病、紋枯病和稻瘟病,加強對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虱的防治。
(3) 雙季晚稻。雙季晚稻處于分蘗期,此時幼苗具有較強的耐淹性。建議:一是早期排水和洗苗。淹水后,盡快將露水苗排干,并將葉片上的泥土清理干凈。排水時應保持適當?shù)臏\水層,以防止災后溫度上升過快導致綠死苗。二是補充施用速效肥。磷酸二氫鉀溶液可噴灑在葉片表面以促進生長。
我省水稻"早秋化"的安全日期一般在7月25日之前,初秋已經(jīng)過去,整個季節(jié)相對較晚。冒著換大米的風險是不合適的。
(1) 因地制宜培育再生稻。抽穗期、開花期和孕穗期受嚴重影響的中稻,如果抽穗期、開花期和孕穗期(淹死5天以上無頂)的根和莖在脫水后仍處于活動狀態(tài),則可及時切斷地上壞死部分,作為再生稻進行管理。同時可補充少量促芽肥,加強病蟲害防治,取得一定產(chǎn)量。
(2) 根據(jù)時間的不同換種其他作物。對于提前放水的場地,應按時間和地點計算時間賬和經(jīng)濟賬。可根據(jù)具體情況種植玉米(鮮食、青貯)、秋薯、速生蔬菜等作物,盡可能彌補災害損失;遲出的田地準備在秋冬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