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不能和什么一起吃(三七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2022-12-02
更新時間:2022-06-21 03:24:32作者:admin
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療痰癥為主的藥物,稱化痰藥,化痰藥有祛寒痰藥和熱痰藥之分,去寒痰的藥物有溫肺祛寒,燥濕化痰之功,部分藥物外用有消腫止痛作用,那么去寒痰的中藥有哪些呢?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塊莖,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采挖,除去外皮及須根,曬干,為生半夏,一般用姜汁,明礬制過入藥。
性味歸經(jīng):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jīng)。
功能主治: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外用消腫止痛,用于濕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飲眩悸,風(fēng)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外治癰腫痰核。
用法用量:煎服3-9g,一般宜炮制后用,炮制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其中姜半夏長于降逆止嘔,發(fā)半夏長于燥濕且溫性較弱,半夏曲則有化痰消食之功,竹瀝半夏,能清化熱痰,主治熱痰,風(fēng)痰之證,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xiàng):不宜與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同用,其性溫燥,陰虛燥咳,血證,熱痰,燥痰慎用,生品內(nèi)服宜慎。
天南星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異葉天南星或東北天南星的干燥塊莖,秋,冬二季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及外皮,曬干,即生南星,用姜汁,明礬制過用,為制南星。
性味歸經(jīng):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燥濕化痰,祛風(fēng)解痙,外用散結(jié)消腫,用于頑痰咳嗽,風(fēng)痰眩暈,中風(fēng)痰壅,口眼?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fēng),破傷風(fēng),外用治癰腫,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煎服,3-9g。多制用,外用適量,研末以醋或酒調(diào)敷患處。
注意事項(xiàng):陰虛燥濕及孕婦忌用,生品內(nèi)服宜慎。
白附子為天南星科植物獨(dú)角蓮的干燥塊莖,秋季采挖,除去殘莖,須根外皮,用硫黃熏1-2次,曬干,或用白礬,生姜制后切片。
性味歸經(jīng):辛,溫,甘,有毒,歸肝,胃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fēng)痰,止痙,止痛,解毒散結(jié),用于中風(fēng)痰壅,口眼?斜,驚風(fēng)癲癇,破傷風(fēng),痰厥頭痛,眩暈,瘰疬痰核,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煎服3-5g,研磨服0.5-1g,宜炮制后用,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xiàng):本品辛溫燥裂,陰虛血虛動風(fēng)或熱盛動風(fēng)者,孕婦均不宜用,生品一般不內(nèi)服。
白芥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或芥的干燥成熟種子,前者習(xí)稱“白芥子”,后者習(xí)稱“黃芥子”,夏末秋初,果實(shí)成熟時割取全株,曬干后打下種子,生用或炒用。
性味歸經(jīng):辛,溫,歸肺經(jīng)。
功能主治:溫肺豁痰理氣,散結(jié)通絡(luò)止痛,用于寒痰咳嗽,胸脅脹痛,痰滯經(jīng)絡(luò),關(guān)節(jié)麻木,疼痛,痰濕流注,陰疽腫毒。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作發(fā)泡用。
注意事項(xiàng):本品辛溫走散,耗氣傷陰,久咳肺虛及陰虛火旺者忌用,消化道潰瘍,出血者及皮膚過敏者忌用,用量不宜過大。
皂莢為豆科植物皂莢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又名皂角,秋季采摘成熟果實(shí),曬干,切片生用,或炒用。
性味歸經(jīng):辛,咸,溫。歸肺,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祛痰開竅,散結(jié)消腫,用于中風(fēng)口噤,昏迷不醒,癲癇痰盛,關(guān)竅不通,喉痹痰阻,頑痰喘咳,咳痰不爽,大便燥結(jié),外治癰腫。
用法用量:研末服1-1.5g,多入丸散用,亦可入湯劑,1.5-5g。外用適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調(diào)敷患處。
注意事項(xiàng):內(nèi)服劑量不宜過大,以免引起嘔吐,腹瀉,辛散走竄之性強(qiáng),非頑疾證實(shí)體壯者慎用,孕婦,氣虛陰虧及有出血傾向忌用。
旋覆花為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歐亞旋覆花的干燥頭狀花序,夏秋二季花開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陰干或曬干,生用或蜜灸用。
性味歸經(jīng):苦,辛,咸,微溫,歸脾,肺,胃,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降氣,行氣,化痰,降逆止嘔,用于風(fēng)寒咳嗽,痰飲蓄結(jié),胸膈痞悶,咳喘痰多,嘔吐噫氣,心下痞硬。
用法用量:煎服,3-9g,包煎。
注意事項(xiàng):陰虛癆嗽,津傷燥咳者忌用,又因本品有絨毛,易刺激咽喉作癢而致嗆咳嘔吐,故須布包入煎。
白前為蘿藦科植物柳葉白前,或芫花葉白前的干燥根莖及根,秋季采挖,洗凈,曬干生用或蜜灸用。
性味歸經(jīng):辛,苦,微溫,歸肺經(jīng)。
功能主治:降氣,消痰,止咳,用于肺氣壅實(shí),咳嗽痰多,胸滿 喘急。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入丸,散。
貓抓草為毛莨科植物小毛莨的干燥塊根,秋末或早春采挖,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jīng):甘,辛,溫,歸肝,肺經(jīng)。
功能主治:化痰散結(jié),解毒消腫,用于瘰疬痰核,疔瘡腫毒,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煎湯15-30g,單味藥可用至120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