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學(xué)佛:有什么樣的思維模式,就過什么樣的日子
2023-03-09
更新時間:2023-03-09 06:04:11作者:佚名
佛曰:執(zhí)著如淵,是漸入死亡的沿線;
佛曰:執(zhí)著如塵,是徒勞的無功而返;
佛曰:執(zhí)著如淚,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飛散。
人世間走一遭,我們或?yàn)榧磳⒌絹淼亩鴪?zhí),或?yàn)檎龘碛械亩鴪?zhí),或?yàn)橐咽サ亩鴪?zhí),最后才發(fā)現(xiàn),為執(zhí)著所累,反而失了初心,丟了始終。
有時候過于執(zhí)著于一些東西,反而會失去更多。心若不動,風(fēng)無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增廣賢文》 中說道:“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qiáng)求。”很多事情我們無法左右,莫不如隨心,隨緣,隨性
隨心
古人云:“境隨心轉(zhuǎn),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边@個世界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度過一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古有東晉陶淵明,因不喜官場繁文縟節(jié),所以辭官歸隱田園,他在廬山腳下開辟荒野,替豆苗松土除草,在家門前植五柳,替愜意生活吟詩作賦,在各處飲酒會友,笑看紅塵,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草盛豆苗稀又何妨?
有人喜歡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無拘無束,也有人更喜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豪情,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真誠待己,取舍有法。
與自己相處的最佳狀態(tài),說到底不過一句任他紅塵滾滾,我自清風(fēng)明月。
萬物的一切變化皆源自我們的心境,內(nèi)心美好,世界自然安靜祥和。
生活也許不簡單,何不簡單過?
人生苦短,要學(xué)會隨心而行,以一種自在從容心態(tài),去面對繽紛嘈雜的世界,如此方能幸福一生。
隨緣
周國平曾說:對于人際關(guān)系,我逐漸總結(jié)出了一個原則,就是互相尊重,親疏隨緣。
元祐六年,蘇軾在杭州任知府,恰是初春,闊別三年的好友錢穆父恰途徑此處,老友相逢,至興至歡,自是把盞長敘,但錢穆父不能長留,他此次行程的終點(diǎn),是偏僻的瀛洲城,當(dāng)時杭州雖煙花三月,北方卻仍寒風(fēng)凜冽似嚴(yán)冬。
相聚不過兩三日,錢穆父便在一個淡月微云夜,一葉孤帆離開了杭州,好友境遇凄涼,兩人剛剛相聚又不得不分離,其間多少離愁苦,但蘇軾在送別好友時卻寫: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的分別里沒有離愁,沒有哀怨,因?yàn)樗?,人生就是一場旅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路上的匆匆過客。
過客擦肩,友人分道,知交零落,離別實(shí)是人生的常態(tài),看淡了,便不會患得患失。
緣起緣滅,緣聚緣散,一切皆是天意。
隨緣,不是隨遇為安,而是用心后的隨意,是看淡結(jié)果的大智慧;
隨緣,不是消極避世,而是努力后的寬心,是云淡風(fēng)輕的處世之道。
隨緣,是一種灑脫,一種智慧,一種人生境界。
相遇是緣,相聚是緣,分別也是緣,一切都是緣,何不隨緣去?
隨性
莊子言:“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p>
人這一輩子,瞬間即逝,要學(xué)會隨性而活。
走過這么多的路,經(jīng)歷過那么的人,看過那么的世態(tài)炎涼,再也不會挖空心思去取悅別人,也不會再接受別人的取悅,傾聽自己內(nèi)心最真實(shí)的聲音,和相處不累的人在一起,無關(guān)財(cái)富與地位,無關(guān)年齡與性別,只是“聊得來”。
心情煩悶時,一起吃個飯,喝個酒,叨叨心中的苦水,遇上開心事,也會有三五知己一起分享喜悅,接受大家由衷祝福,有人牽掛著,也有牽掛的人,心靈也就有了歸宿。
蘇軾有詩云: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詩是他與好友在返家途中而作,當(dāng)時突遇傾盆大雨,結(jié)道而行的朋友們皆狼狽不堪,唯獨(dú)蘇軾不卑不亢,以竹杖芒鞋,笑迎一蓑煙雨。
與世界相處的最佳狀態(tài),莫過于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活著,無非就是,想做,便勇往直前;想沖,便鼓足一切;想歇,便學(xué)會放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