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植物的詩歌 描寫植物的詩歌簡短
2023-10-25
更新時間:2023-10-25 09:03:34作者:佚名
劉琬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醫(yī)院 皮膚科
擅長:白癜風,大皰病,過敏性皮膚病,皮膚腫瘤,皮膚外科
頭上脫落的“雪花”就是頭屑嗎?頭屑是怎樣產生的?
頭屑就是出現在頭皮角質層上的鱗屑,是皮膚更新過程中的代謝產物。頭皮角質層的結構如下:
細胞間脂質:主要由50%神經酰胺、25%膽固醇、20%脂肪酸組成[1];
角化細胞;
角化橋粒:連接角化細胞。
角化橋粒的被動降解,可導致角化細胞脫落,也就形成了頭屑。而角化橋粒的降解與內因、外因有關:
內因:內分泌異常、精神壓力過大、真菌感染等等;
外因:溫度、濕度,以及表面活性劑的使用等等。
其中,反復發(fā)作、久治不愈的頭屑,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1]。
真菌感染是怎樣誘發(fā)頭屑、頭癢的呢?
人體的頭皮也是一個微觀的、獨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真菌和細菌相互拮抗,共同維持頭皮生態(tài)的穩(wěn)定。當患者因內因或外因破壞真菌、細菌之間的平衡時,會導致真菌大量增殖,引起皮膚感染,釋放炎性物質,誘發(fā)瘙癢感。同時,真菌感染還會加快頭皮細胞角化,降解角化橋粒,導致大量頭屑產生。
有研究發(fā)現,在部分頭屑、頭癢患者的毛囊中,真菌的80%都是馬拉色菌。也就是說,反復發(fā)作的馬拉色菌感染,才是誘發(fā)頭屑、頭癢的元兇[1][2]。
為什么頭屑、頭癢總治不好?真菌感染誘發(fā)的頭屑、頭癢很特殊嗎?
由壓力過大、溫度、濕度等因素引起的頭屑、頭癢,去除誘因,很快可見緩解。唯獨由真菌感染誘發(fā)的頭屑、頭癢,表現出明顯的難治性、高復發(fā)性。其原因在于真菌的難控性:
馬拉色菌是皮膚正常的菌群,在維持頭皮穩(wěn)態(tài)中有重要意義,因此無法徹底清除;
馬拉色菌侵犯深層毛囊,常規(guī)使用清水、日化產品難以有效清除;
人體頭皮的油脂、汗液、溫度,非常適合馬拉色菌增殖,頭皮穩(wěn)態(tài)稍有改變,馬拉色菌易大量滋生[3][4]。
應該如何治療真菌感染誘發(fā)的頭屑、頭癢呢?
想要有效緩解真菌感染誘發(fā)的頭屑、頭癢,并減少其遠期復發(fā),正確使用酮康唑洗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唑類抗真菌劑是抑制馬拉色菌生長最有效的藥物,而酮康唑又是唑類藥物中抗菌活力最強的一種,可抑制真菌細胞膜麥角類固醇的合成,降低其通透性,消滅皮膚淺表及深部的真菌,有效改善頭屑、頭癢癥狀。
抑菌最低濃度mg/ml[5]
菌種
酮康唑
聯苯芐唑
氟康唑
咪康唑
特比萘芬
球形馬拉色菌
<0.125
1
32
32
2
糠秕馬拉色菌
<0.125
0.5
16
8
1
鈍形馬拉色菌
<0.125
0.5
32
8
1
患者很據病情嚴重程度,間隔1-3天使用酮康唑洗劑一次,堅持2-4周,基本可以痊愈[2][5]。
酮康唑洗劑與其他去屑洗劑相比有哪些優(yōu)勢?
目前較為常用的洗發(fā)劑主要成分有酮康唑、二硫化硒、吡啶硫酮鋅等,馬拉色菌相關疾病診療指南(2008版)指出,酮康唑是首選的抗真菌去屑洗劑,其優(yōu)勢主要有三[6]:
去屑效果:去屑效果最好,明顯強于吡啶硫酮鋅[7];
癥狀控制:癥狀控制效果更好,小鼠實驗6天、8天、13天均有明顯優(yōu)勢[5];
抑菌時間:抑菌時間更久,有效抑菌時間甚至超過二硫化硒的一倍以上[5]。
常見發(fā)用洗劑效果分析[5][7]
藥物成分
去屑效果
抑菌時間(天)
小鼠實驗6天癥狀評分
小鼠實驗8天癥狀評分
小鼠實驗13天癥狀評分
酮康唑
57%
28
17
13
5
二硫化硒
暫無對比
11.4
19
21
18
吡啶硫酮鋅
44%
18.8
19
18
14
所以,反反復復頭屑頭癢,可能是真菌感染引起的頭皮問題,建議大家使用酮康唑洗劑消除煩惱!
A.Turner, G., M. Hoptroff, and C. R.Harding, 頭皮屑與角質層功能障礙 第二部分角質層與頭皮屑. 臨床皮膚科雜志, 2013. 42(07) p. 442-445
卞坤鵬.臨床皮膚性病診治學[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05-108.
金瑞濤, 吳慶輝, 李建樹等. 頭皮生態(tài)與頭發(fā)健康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9,16(5)168-172
廖萬清.現代真菌病學[M].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7;197-199.
鄭曉暉, 夏修蛟, 王志東,等. 七種抗真菌藥物對馬拉色菌的體外抑菌試驗研究[J].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6, 20(2):75-76
中華醫(y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真菌學組.馬拉色菌相關疾病診療指南(2008版).2016,04,25.
Pierard G E, Arrese J E, Pierard-Franchimont C,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1997, 19(3):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