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樓高百尺的危樓的意思是什么 危樓高百尺的危樓怎么解釋
2024-05-25
更新時間:2024-05-25 09:01:15作者:未知
西洋參是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產(chǎn)美國和加拿大,分布于北緯40~50度、西經(jīng)67~125度范圍,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引種成功已有30多年的歷史。西洋參藥材為西洋參植株干燥根,又名花旗參、洋參、西洋人參、美國人參,有補氣養(yǎng)陰、清熱生津的功效,近代藥理發(fā)現(xiàn)西洋參有增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提高免疫力、促進血液活力、抗癌抗衰老等作用。
1.土壤。西洋參喜土質疏松、土層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透氣透水及保肥保水性能好、有良好的團粒結構的壤土、沙壤土或森林棕壤。土壤pH值以5.5~7.0為宜。
2.光照。西洋參長期生長在北美洲的天然森林環(huán)境條件下,形成了半陰性的生態(tài)習性,需在較弱光照條件下生長,在我國栽培需要搭簡易棚遮陽。它喜斜射光、散射光,忌強光,尤其是中午前后的直射光會傷害植株,引起日灼。遮陽棚的透光率:1~2年生以10%~15%為宜,3~4年生以15%~20%為宜。
3.溫度。溫度的變化會對西洋參的生長發(fā)育產(chǎn)生明顯影響。當氣溫達到10℃以上、10厘米深土溫7℃以上才能出苗;氣溫20℃以上、10厘米深土溫15℃左右,植株才能夠正常生長發(fā)育;氣溫約28℃、10厘米深土溫約20℃時,植株才能開花結實;氣溫在12~14℃以下、5厘米深土溫10℃時,植株就進入了枯萎期。所以西洋參整個生育期的適宜氣溫是10~28℃。地上部分生長期130~150天。
4.水分。西洋參在生長期需要較高的空氣濕度(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在干旱、濕度小、日夜溫差大的地方生長不良。但水分太大,參床積水不利于生長。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為宜。
5.通風。良好的通風條件可以調節(jié)二氧化碳和氧的濃度及溫、濕度,滿足西洋參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1.選地。選用土質肥沃疏松、理化性能好、保水保肥能力強、排灌條件好的地塊,前茬以小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為宜。不宜選擇花生、蔬菜、煙草、老果園、老桑園等病害較重作物的地塊,土壤pH值5.5~7.0。另外,考慮到集約化生產(chǎn),最好選大而平整有一定生產(chǎn)后續(xù)性的大地塊,忌連作。
2.整地。為了給西洋參生長發(fā)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條件,要進行休閑養(yǎng)地、整地、熟化土壤。參地選好之后,于播前1年翻耕7~8次,深度25厘米左右,在此期間結合土壤深翻每667平方米(1畝)施有機肥4~5立方米,在7~8月施入生物菌肥,9月施入土壤殺蟲劑。休閑養(yǎng)地是農田栽培西洋參提高產(chǎn)量、質量的重要措施。深翻施肥使土壤充分暴曬、冷凍、風化,利于有機質分解,促進土壤熟化,并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減少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真菌),增加有益微生物(放線菌、細菌),減少病害發(fā)生。
3.作畦。深秋播種或移栽前,整平土地作高畦,每2米1個,畦高0.25米,畦面寬1.4米,作業(yè)道寬0.5米,邊坡比為1∶1。
4.播前苗床準備。每平方米用50%多菌靈15~20克施于床面,混土深至5厘米左右,進行土壤消毒。用壓眼器壓穴待播。
5.播種時間。山東威海地區(qū)秋播于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土壤封凍前進行;春播于3月上中旬土壤解凍后進行。
6.種子采收處理。7月底開始陸續(xù)采收西洋參種子。選擇鮮紅成熟的果實,采收后進行脫皮、漂洗,直到種子無果肉包裹。將當年采收晾干的種子浸泡,隔12小時換水1次,將吸足水沉底的種子撈出晾干皮,用50毫克/千克優(yōu)質赤霉素浸種24小時后,撈出放在50%多菌靈500倍液中輕輕漂洗一下即撈出,按種子與細沙1∶3的比例混合均勻沙藏,放置在陰涼處直到播種。期間溫度要控制在25℃以下,濕度以手握成團、松開即散為宜,濕度大易爛種。這樣到11月中旬即可有80%的種子完成形態(tài)后熟,利用自然低溫即可完成生理后熟。播種前用用杜邦三合一拌種劑進行種子包衣。
7.播種。播種分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方式。
(1)直播。種子直播密度可為8厘米×8厘米、5厘米×10厘米、10厘米×10厘米,每667平方米(1畝)用種量5~6千克,播種深度2.5~3厘米。每穴1粒種子,覆土厚度2~2.5厘米。
(2)育苗移栽。①培育種苗。為適應市場需要和節(jié)約土地、降低成本及保證生長整齊一致而采用培育種苗移栽的方式。移栽一般用1年生或2年生種苗。育苗密度分為5厘米×5厘米和4厘米×4厘米兩種,每667平方米用種量為14~16千克和18~20千克。②起苗。采用邊起苗邊移栽的方式,起苗以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西洋參地上部分枯萎后為宜。起苗時盡可能刨深些,以免損傷參根,并盡力做到邊起、邊選、邊消毒、邊移栽。堆放時間長易失水、熱傷而影響成活。③種苗分級移栽。選擇根系健壯、芽孢飽滿、無病蟲害的參苗,并根據(jù)參苗大小分3個等級移栽。④種苗處理。種苗移栽前需進行消毒處理,一般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65%代森錳鋅600倍液浸苗(蘆頭以下部位)10~20分鐘,水瀝干后待栽,有很好的病害防效。⑤移栽密度。栽植密度一般一級種苗20厘米×10厘米,二級苗20厘米×8厘米,三級苗20厘米×6厘米。⑥移栽方式。有斜栽和平栽兩種方式,平栽即將參苗蘆頭朝一個方向平放在穴內(每穴1根參苗),覆土,芽孢距土表2~3厘米;斜栽是將參苗與畦面呈30~45度角擺放,覆土,使芽孢距土表2~3厘米。
1.防寒。在11月下旬土壤上凍前覆蓋3.5厘米厚的麥草或稻草以保墑防凍,地邊、畦邊還要加厚些。
2.抗旱防澇。西洋參種植區(qū)一般是春旱、夏澇、秋干。在少雨雪而干旱的年份要噴水,以防芽孢干枯和確保春季正常出苗。秋季要適時噴水促根膨大增重。夏季注意排水防澇保參正常生長,遇旱和高溫則要噴水。
3.畦面消毒。3月底至4月初撤去畦面防風物后,除去雜葉,全田噴1%硫酸銅消毒殺菌,藥液不得沾到芽孢和根上。
4.適時架棚遮陽。威海地區(qū)4月中旬西洋參苗接近出土前必須適時架棚遮陽,過早氣溫低出苗晚,出苗后再遮陽幼嫩莖葉易被灼傷。西洋參喜斜射和散射光,怕強光,架設遮陽棚合理調整光照,可以保證西洋參的健壯生長。遮陽網(wǎng)透光度視參齡而定,1~2年透光度10%~15%,3~4年透光度15%~20%。
5.追肥。西洋參屬多年生宿根植物,必須每年追肥。以有機肥為主,采取“控制氮量,增施磷、鉀”的施肥技術,葉面噴施和根部追施相結合。出苗前每平方米追施復合肥50~100克、充分腐熟的餅肥50克。在6~9月結合打藥適當加入氮、磷、鉀肥和硼、鋅等微量元素肥,氮、磷、鉀濃度為0.1%。開花前以氮、磷為主,開花后以磷、鉀為主。追肥開溝要淺,切忌肥料接觸參須,以防肥害。追肥后如畦面干旱應及時澆水。
6.適當疏花疏果。為確保種子飽滿,要適當疏花疏果。疏花于3/4的花序已開花、小部分已坐果時進行,疏掉頂部的1/2花序以使留果個大、成熟期集中。在果膨大期將未膨大的青果去掉,使營養(yǎng)集中于已留果和參根。
西洋參病害一般有菌核病、立枯病、猝倒病、黑斑病、銹腐病、灰霉病等,蟲害主要是蠐螬、螻蛄、地老虎、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和蚜蟲、菜青蟲等地上害蟲。
采取綜合農業(yè)技術措施預防為主、化學藥劑防治為輔的原則,加強西洋參整個生育期的各項田間作業(yè),從整土到越冬防寒,做到預防為主,降低農藥的使用量。在西洋參病害防治過程中,應從出苗50%時就搶打第1次藥。在病害發(fā)生初期,要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對癥下藥,注意將不同作用機理的農藥交替使用和合理混合使用,以延緩病原菌產(chǎn)生抗藥性,同時可以防治多種病害,減少打藥次數(shù),提高防治效果,切忌從早春至晚秋只用一種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