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江東指的是哪些地方 三國江東指的是哪些地方是現(xiàn)在什么地區(qū)
2022-12-03
更新時間:2022-08-29 09:21:05作者:佚名
1、現(xiàn)代常用的作為第一人稱代詞的有我、我們,是比較單純的。古漢語中第一人稱代詞比現(xiàn)代漢語要復(fù)雜,經(jīng)常使用的有“余、予、吾、我”四個,還有“朕、昂、儂”等,這些代詞沒有單、復(fù)數(shù)的區(qū)別,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我、我們”。
2、“余”和“予”在古代常常通用,常做主語、賓語和定語,表示單數(shù)。如蘇軾《石鐘山記》“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沒有欺騙我);《孟子·萬章上》“予既烹而食之”(我已經(jīng)做熟了而且吃掉了)。
3、“吾”和“我”在古籍中通用,可以做主語、賓語、定語,根據(jù)上下文的意思,可以表示復(fù)數(shù)。如《史記·項羽本紀(jì)》“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別人是刀和砧板,我們是被宰割的魚和肉,為什么還要告辭呢);《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先生說的這些話,對我觸動很大,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4、“朕”在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稱,如屈原《離騷》“朕皇考曰伯庸”(我父親的名字叫伯庸);秦始皇以后就成為只能用于皇帝的專用代詞了,如《史記·秦始皇本紀(jì)》“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shù),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我是始皇帝)。
5、“昂”多用在《詩經(jīng)》中,如《詩經(jīng)·邶風(fēng)·匏有苦葉》“人涉昂否,昂須我友”(別人涉水過河,而我卻不,我要等待我的好友)。
6、“儂”屬于吳地方言,魏晉南北朝時開始被作為第一人稱代詞使用。